賴家於西元1897年搬遷於積善樓現址並興建土埆三合院「懷恩堂」居住,
後聽從地理師建議,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之南,以鎮宅闢邪並保佑後代子孫平步青雲,
新門樓取名「積善樓」,勉勵後世子孫多多行善助人。
積善樓採用福州杉木作為梁柱木料,筒仔瓦及垂簾瓦作成燕尾式屋簷,
當初的懷恩堂如今已不復存在,而積善樓則登錄為市定古蹟。
賴家於西元1897年搬遷於積善樓現址並興建土埆三合院「懷恩堂」居住,
後聽從地理師建議,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之南,以鎮宅闢邪並保佑後代子孫平步青雲,
新門樓取名「積善樓」,勉勵後世子孫多多行善助人。
積善樓採用福州杉木作為梁柱木料,筒仔瓦及垂簾瓦作成燕尾式屋簷,
當初的懷恩堂如今已不復存在,而積善樓則登錄為市定古蹟。